当前位置: 长治楼宇地产网 >> 房产资讯 >> 城市资讯 >> 正文

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长治楼宇地产网    来源:山西日报    2018/3/8 14:43:30    浏览:

导读: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去年以来,长治市按照我省的安排部署,坚持把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作为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走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路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总要求,用全新的理念视野谋划定位,用全新的思路办法破解难题,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增强活力,重点在理顺体制机制、"三化三制”改革和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上下工夫,不断先行先试、创新创优,坚持抓细抓实、加速加力,取得了突破性阶段性成效。全市24个园区整合为13个开发区,长治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扩区和新设数量全省最多,而且在较短时间内吸引了一批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省政府两次督查中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网络配图


    强化规划引领,打造发展新平台

    长治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我省《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任务导向,新理念布局、新视野谋划,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

    长治市主要领导对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逢会必讲、调研必问,累计召开30多次会议研究部署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其中市委常委会6次、市政府常务会6次、市委深改组会议5次;先后40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现场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开发区建设领导组,组建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8人),印发各类文件70余个,研究讨论并审议通过了开发区土地管理、财政支持、简政放权、人员分流、在地统计、绩效考核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办法。制定《长治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任务清单》,并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纳入"13710”电子督办系统进行重点督办催办。同时,还举办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政策培训班、能力提升班,邀请上海金桥开发区、山西财经大学、省直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到长治市授课,组织各开发区负责人赴苏州、无锡、上海等先进地区的开发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借鉴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各级干部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构建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绿色生态、用地集约、区域平衡的开发区发展格局为目标,长治市将全市具备条件的24个园区(开发区)整合为13个开发区,包括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13个开发区规划总面积442.9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2%;起步区面积158.3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产业建成区面积77.36平方公里,占起步区面积的48.9%。同时,起步区内28.6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已全部调出,可满足开发区5年内用地需要。结合开发区规划设立情况,对全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上报。目前,长治高新区、壶关开发区扩区和长治经开区、襄垣、屯留开发区的设立省政府已经正式批准,全市开发区扩区和设立数量全省第一。省政府批准扩区或设立的5个开发区规划面积278.5平方公里,占全市13个开发区总规划面积的62.9%。此外,潞城、黎城、沁县、上党4个开发区设立已通过省级评审,长子、沁源、武乡、平顺4个开发区已通过市级论证,初步构建起了以长治高新区为龙头、每县一区的转型发展新格局。


    强化制度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长治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眼开发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立足破解瓶颈制约、解决突出矛盾,下大气力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制定出台了长治开发区绩效考核、闲置土地及僵尸企业处置、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土地管理、财政支持、人员分流安置等"1+N”配套政策,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理顺、社会职能剥离,为开发区放开手脚、一门心思上项目、抓产业、促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管理体制上,市政府下发《关于将拟扩区范围交由长治高新区管理的通知》,明确长治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目前扩区范围内国土、税务、工商、质监、公安、消防、规划、环保等管理权限及有关档案移交工作已全部完成。

    ——财税体制上,2017年市县两级支持开发区专项资金共1亿元,其中市级1000万元、县级9000万元。2018年市级拟设立专项资金3000万元,各县市区专项资金也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制定出台了《长治市关于支持开发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明确了长治高新区和经开区与所在县区的财政分配机制。襄垣、壶关、屯留开发区分别由所在县制定了县区同开发区的财税分成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开发区发展。

    ——土地体制上,制定出台了《长治市关于加强长治高新区和长治经开区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理顺了长治高新区、经开区同所在县区的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了土地净收益市级、涉及县区和开发区的比例分成。建设用地转用征收由开发区直接报省国土厅审查、省政府批准。

    ——简政放权上,通过权限下放、派驻机构、设立服务大厅的方式推进开发区简政放权。市人大印发了《关于授权市人民政府赋予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实施部分行政管理权的决定》,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赋予长治高新区等5个开发区管理机构一批市级行政管理权的通知》,在高新区原有60项审批权限的基础上,推进项目投资承诺制无审批委托78项,新赋予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58项关键、管用的管理权限,涉及发改、经信、安监、环保、科技、人社等11个部门。长治高新区、经开区由派驻的国税、地税、国土、工商、质监、消防、规划、公安等机构及人员管理相关事务,并成立行政审批局和执法队,实现"一个图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大厅管服务”。其余开发区由各县根据开发区发展实际,通过派驻机构人员、设立单独窗口、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加挂牌子等方式,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办事不出区”。同时,还在长治高新区、经开区和襄垣县实行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无审批管理试点工作。

    ——在地统计上,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开发区统计工作若干要求的通知》,对各县市区统计部门和开发区负责人进行了多次在地统计培训。目前,各开发区都设立了统计机构,确定了统计人员,并严格按照省统计局、商务厅制定的《山西省开发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开发区统计报表制度》开展在地统计工作。

    ——社会职能剥离上,全市5个省级开发区的社会职能全部剥离,开发区只承担经济建设职能。长治经开区、壶关、屯留、襄垣开发区所整合园区承担的社会职能也已全部完成移交。

    同时,制定了《长治市开发区人员分流安置指导意见》,对未聘用的原有人员采取班子调整、内部退养、转岗使用、整体剥离、外部流转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分流安置。目前,5个省级开发区的388人分流安置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长治高新区分流安置328人、长治经开区分流安置21人、壶关开发区分流安置14人、屯留开发区分流安置7人、襄垣开发区分流安置18人。


    强化落实意识,厚植发展新优势

    长治市强力推行"三化三制”改革,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等制度。努力打造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域经济的主引擎、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全面小康的加速器。

    围绕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推进开发区"三制”改革,目前已经全面落地到位。领导班子任期制方面,全市规划设立的13个开发区领导班子已全部到位。全员岗位聘任制方面,全市13个开发区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分级聘用,共聘用工作人员350人。其中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有编制355个,目前已签订聘用合同196人,剩余的159个编制,将按照"向社会招聘人员必须达到35%以上”的要求,用于公开招聘"高、精、尖、缺”专业人才。薪酬绩效工资制方面,制定出台了《开发区绩效考核实施意见》,下达了7项绩效考核指标(5项经济指标和2项约束性指标),以"百分制+奖励分”的办法进行考核。目前,各开发区均已制定了薪酬绩效办法,并在同级人社、财政部门进行了备案,年底统一考核后执行绩效工资。

    围绕全面创新开发区运行管理和投融资体制,长治市不断提升开发区"三化”水平。在专业化方面,市政府对全市开发区"三化三制”方案进行批复,确定岗位总数,明确机构设置。各开发区全部按照扁平化、大部制、事业部制改革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岗位进行了科学设置,提高开发区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市场化方面,按照"管运分离”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各开发区成立开发建设、融资担保、科技服务等专业化公司,承担开发区基础建设、项目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提高开发区市场化运营水平。去年全市各开发区共成立各类平台公司17个,实施道路管网、污水处理、配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科研经费投入达到13.08亿元。国际化方面,对标国际先进,加强国际合作,与美国AP公司、新加坡胜科水务、德国西门子、凤凰胶带等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产业交流,与世界华裔青年联合会(加拿大)合作建立了双创基地,积极引导潞安太阳能、中德型材、壶化集团、成功汽车等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不断提高开发区对外开放水平。

    开发区建设,归根结底是打造区域经济的强力引擎,促进转型发展。一年多来,各个开发区按照"差异化、特色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积极引进建设了一批带动性、辐射性、引领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全市开发区产业集聚的能力明显增强,成为转型发展的"尖兵部队”。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去年全市13个开发区新签约项目133个,总投资512.41亿元;新开工项目96个,总投资280.57亿元;在建项目121个,总投资933.44亿元;新投产项目30个,总投资92.48亿元。其中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新签约项目69个,总投资369.21亿元;新开工项目54个,总投资221.64亿元;在建项目65个,总投资666亿元;新投产项目24个,总投资38.14亿元。二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去年全市13个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2.15亿元、税收100.5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额114.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3.33亿元;进出口额2.1亿元。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市的50%,工业固投约占全市的30%。其中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3.48亿元、税收67.7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额69.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9.33亿元、进出口额2亿元。三是区域指标全部完成。全市13个开发区入园企业3306家,实现经营收入1092亿元,亩均投资强度264.8万元,实际利用省外直接投资额33.7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3.08亿元。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入区企业数3149个,经营收入494.73亿元,投资强度313.22万元/亩,当年实际利用省外直接投资18.9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0.79亿元,区域经济考核指标全部超额完成。 (来源:山西日报 杨天闻 王一平)


本文转载自:黄河新闻网

编辑:1001

开发区、改革创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热点快讯